in2 home 北歐美學
家裡東西多該怎麼布置? 提升居家「容亂率」:讓空間亂得剛剛好

家裡東西多該怎麼布置? 提升居家「容亂率」:讓空間亂得剛剛好

Sep 11. 2025

提升居家「容亂率」:讓空間亂得剛剛好


不少人嚮往「零雜物」的居家空間,回到家像樣品屋一樣乾淨俐落。
但現實往往不同:外套、包包、孩子的玩具、臨時放下的紙袋… 這些日常小物一旦出現,就會讓「完美空間」瞬間破功。

其實,重點不是把家裡整理到一塵不染,而是提升居家的 「容亂率」 —— 也就是空間能夠「容忍一點小亂」的能力。當你的家有足夠的彈性,即使偶爾亂一點,依舊能好看、好住,才是真正能長久維持的生活方式。


什麼是容亂率?

容亂率是一種「空間耐受度」
想像一下:

  • 容亂率高的家,即使隨手把包包丟在沙發旁,或者桌上有幾本雜誌,也不會顯得凌亂,
    因為整體色調與材質能包容這些生活痕跡

  • 容亂率低的家,只要多幾個生活物件,例如放個紙袋或文件甚至一杯水,就直接在視覺上很明顯突兀,看起來亂七八糟的

因此,提升容亂率,不只是視覺美感的考量,更是讓人能輕鬆生活、不必整天與「整理」對抗的關鍵。


幾個小方法,讓容亂率自然提高

1. 深色系櫃體或居家色系統一(或直接混搭),讓空間更耐看

在牆面、地板、家具的主色調上盡量維持一致或相近,比如木色+米白+灰,或是黑+灰+金屬。
當空間基調穩定時,日常的小物件就集中放置(文件、抱枕、衣物)就比較不會突兀。

2. 選擇收納型家具

掀床、抽屜床、收納沙發、大容量櫃體… 這些家具讓雜物有「隱形空間」可以消化。
眼不見為淨,本來就是最實際的高容亂率法則。

3. 收納籃與裝飾容器

小東西不一定要全藏起來。漂亮的籃子、編織盒、木箱,本身就是裝飾。把雜物放進去,視覺上就從「亂」變成「點綴」。

4. 設定容亂區域

不要期待全家都整齊。你可以規劃「凌亂區」例如玄關角落、客廳一隅,允許暫時堆放。
其他地方保持整潔即可。這樣雜亂被控制在範圍內,也比較不焦慮。
例如小編一定會做個一小倉庫跟汙衣間,只允許這邊放置物品其他都得蓋起來


深色家具:天然的亂感緩衝器

許多人以為深色家具會讓家顯得壓迫,其實搭配得宜,它反而是「亂感的消音器」。

  • 耐髒耐看:灰塵或小污漬不明顯,小亂物品也不會馬上跳出來。

  • 穩定視覺:深色櫃體搭配淺色牆面或自然木紋,能讓空間更有層次感。

  • 質感提升:黑色、深棕或深灰,搭配金屬或玻璃細節,會讓空間看起來高級。

唯一要注意的是:光線一定要足夠,搭配局部燈光或自然光,避免整體過於沈重。
如果我要用開放櫃體,小編就會選擇深色
小編的妹妹就是深色居家派,有次去她家中忽然發現,他的牆面或者任何可以放東西的地方,其實都放了滿滿的東西卻不感覺亂
仔細觀察他就是做到三件事
1.集中放置2.深色櫃體3.選擇本身有顏值的家具
即便有生活感,那也是非常Chill的


材質混搭:讓「生活痕跡」變成氛圍

當你把木頭、石材、藤編、布織品這些自然材質混搭在空間裡,雜物其實就會比較容易融入氛圍

舉例來說:一個木質茶几上放幾本書、加上藤編收納籃,雜物就變成一種「生活布景」。
材質的多樣性,能讓空間承載更多元素而不顯突兀,這就是「亂中有序」的魔法。


哪些風格,特別適合高容亂率?

古典混搭風

雕花家具、金屬細節、布藝軟裝,元素豐富,空間本來就有多層次。
小亂物件反而像是裝飾的一部分。

工業風

鐵件、裸露管線、水泥牆,帶著粗獷感。
這種風格的「未完成感」讓小亂看起來很自然,好像是環境氛圍的一環。

多巴胺風

色彩繽紛、大膽混搭,本來就不追求一致性。
玩色彩的家,就算多幾個東西,也會被解讀成「活力與能量」。

其實小編觀察波希米亞風 或者有顏色混搭的北歐風 以及深色的輕奢風也非常好容納生活痕跡
比較不適合的有:極簡風(本身就不合適東西多),奶油風(因色澤不能太混亂),侘寂風(要維持簡單禪意感)


亂得剛剛好,生活真舒服
如果你也是東西很多但又不想看起來亂七八糟,不妨試試看這些小方法吧

高容亂率不是偷懶,而是一種更貼近真實生活的設計哲學。
與其每天疲於收拾,不如透過色彩、材質、風格與收納設計,讓空間具備「亂一點也好看」的能力。

家不是展場,而是要容得下你的日常。
選對家具,你就能讓生活自在,亂得剛剛好。

👉 想打造高容亂率的居家?先從家具開始
點我預約前往參觀